*疫情期间,为减少交叉接触,请您按照防疫部门要求做好防护,从到达剧院直至演出散场,全程佩戴口罩;
*进入剧院时,请配合进行体温检测,体温不超过37.3℃方可入场;
*排队等候期间,请与其他观众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,不扎堆、不聚集,听从剧院工作人员安排,有序排队、等候入场、文明观演;请按照演出票上的座位,实名对号入座,请勿在演出期间换座.
此场演出1.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。
食品、饮料、水谢绝带入场内。
演出名称:陕西人艺“茅奖三部曲“之话剧《白鹿原》
演出时间:2023年3月31日至4月1日 周五/六 19:30
演出地点:天津大剧院 歌剧厅
演出时长:180分钟(中场休息15分钟)
陕西人艺“茅奖三部曲”之《白鹿原》
根据陈忠实获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改编
中国话剧里程碑
记录民族秘史 寻找中国人的根
陈忠唯一认可最符合原著之魂的话剧版《白鹿原》
业内共识的中国话剧新巅峰第一代表作
媒体统一五星好评“十年扛鼎之作“
巡演73城观众评价如一“真正对味的《白鹿原》“
专注最原汁原味的“原“上风貌
陈忠实先生用50万字铸就的关中传奇,将白鹿原的风土人情如实还原。陕人艺版《白鹿原》更是将书中的精髓重现在舞台之上,三个小时道尽人生海海。
从忠于原著的陕西方言到起承转合的叙事技巧,从传统世俗与现代思想的冲击到时代潮流和复杂人性的拷问,话剧《白鹿原》凭借其高品质赢得业内外的一致认可,成为中国话剧史上无法忽视的一抹色彩。
主创
出品:陕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
主办:北京九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纵贯线文化有限公司
制 作 人: 李宣
编 剧:孟冰
导 演: 胡宗琪
舞美设计:黄楷夫 宋润洁 陈龙飞
灯光设计:胡华庆 马小荻
剧情简介
陕西关中地区有个地方叫白鹿原,自古流传着一个关于白鹿的传说。白鹿村居住着白鹿两姓家族世世代代的子孙,村子的族长由白鹿两家轮流担任。两大家族在崇尚礼仪的传统文化背景下,虽然表面谨慎相待,却在暗处争强好胜。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,白家和鹿家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:白鹿两家为争地而械斗、白嘉轩设计换地、白鹿两家长子娶妻、白家长工之子黑娃带回田小娥、黑娃造反打折白嘉轩笔直的腰、白嘉轩长子白孝文当了族长、田小娥为救黑娃委身鹿子霖、鹿子霖设计小娥诱骗白孝文、鹿家兄弟同时爱上白家女儿、黑娃投身革命队伍改邪归正、鹿家次子在“剿共”中阵亡被说成是抗日英雄、鹿子霖因儿子“通共”被抓、白嘉轩求儿子解救,白孝文陷害起义军黑娃、鹿子霖被释放后最终疯颠、白家女儿去延安后被误杀、白嘉轩恍惚中再见原上神话中的“白鹿”……
作品中反映的近半个世纪正是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时代,民主进步的革命与封建统治和传统文化扭结在一起,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农民,从家庭到家族,从个人到亲友,无论兄弟、兄妹、父子、夫妻之间的关系,忽而亲密,忽而残酷,忽而结盟、忽而反叛,从而上演了一出真实而荒诞得令人心酸,血脉贲张,激情昂扬的人生话剧。
艺术特点
编剧/忠于原著加剧冲突
陈忠实先生以平和老道的讲述方式将故事娓娓道来,用深藏不露的方式让人沉溺其中,在短短两个半小时里浓缩了50余万字的鸿篇巨著!
孟冰老师迄今已创作过60多部作品,《白鹿原》是他投入感情最多的作品,所做的“功课”达到几十份文件,厚度远远超过原著的十倍之多。最终不仅忠于原著,更具戏剧必备的矛盾冲突和张力,全剧的人物台词及风貌都统一在同一个格调里,与剧情相配天衣无缝。
来到剧院,没有看过原著的会深深沉浸其中,熟悉原著的观众则体会满口留香的韵味和拍案叫绝的剧情设计。
导演/用歌队转场浓缩时空
全剧情节繁多,剧情跌宕起伏,导演胡宗琪紧紧把握对生命的痛处与叹息,在导演语汇中处处体现着真实的人性、残酷的命运以及悲悯的情怀,精心设计了很多意料之外的鲜活表达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戏剧体验。
尤其是在此版《白鹿原》中妙用“歌队”形式呈现出千姿百态陕西关中村民形象,完美融合在每一个规定的情境中,戏中的群众演员非常像古希腊戏剧中的歌队,在戏中叩问、提示、诉说、心语、解析……以旁观者、倾听者的身份给出评论、阐述事件、体现传统观念。
歌队的意义丰富,他们是可怕的人言,是谁也逃不出的围墙,是集体无意识的外化,导演用充满美学的写意处理,呈现出了令人赞叹的审美格调,用精良的制作细节,启发着观众对原著对命运的再度思考,呈现之美深不可测!
舞美/一动一静皆是景
《白鹿原》的故事内容繁复,有历史的沉重感。此剧在舞美设计融入时代、地域、风情、民俗诸多元素,浸透着传统关中文化的精魂,不管是高耸逼人的牌楼,还是威严肃穆的祠堂,精致细腻,一鳞一爪都在诉说历史的沧桑与厚重。不仅静观美感震撼,亦可随剧情推进随时移动,远近高低随意组合,横陈竖置都是场景,一动就换景成就了移动幻景,为舞台营造了梦幻多变的情景,也为剧情变换争取了最多的时间。
音乐/凄婉老腔别样入戏
在《白鹿原》中,音乐的节奏仿佛是全台演出的一支内心指挥棒,不露声色的烘托着故事的命运、人物的内心及戏剧的情绪,在观众的情感堆彻到无以复加的时候,一下把大家推到在恣意汪洋的滚滚情绪里无法自拔。尤其是老腔的运用,完全立足于故事的发展需要,为剧本的情绪充分服务,运用不常见的极其克制的哀婉咏叹味儿,将全戏推入高潮,完成关键的临门一脚,其音乐魅力让人惊艳折服。
表演/方言表演呈现真实人物
“舞台上根本没有演员,舞台上就是一群白鹿原的生民。”这是观众对于陕西人艺《白鹿原》演员的评价,“看完根本记不住演员,因为他们就是小说中的那个人物!” 同时这一版采用了地道的关中方言设计,去掉了台词上的腔调感,使角色们个个找到了灵魂,这是《白鹿原》的一种奇有的语汇,使地方特色成为一种“气场”。
主创介绍
制作人 李宣
国家一级导演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导演系,原武警陕西总队文工团 团长,现任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院长。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,中国话剧协会西北大区轮值主席,陕西演艺联盟执行理事长,陕西省戏剧家协会理事,陕西戏剧美学研究会副会长,陕西省“四个一批”人才。制作策划项目:第六届国际奥林匹克戏剧节(陕西分会场)、中国首部大型边塞史诗歌舞剧《天下雄关》、话剧《天心顺》、话剧《你灯火阑珊处》、陕西人艺版话剧《白鹿原》、话剧《平凡的世界》,制作小剧场话剧四十余部。
编剧 孟冰
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,总政话剧团原团长,国家一级编剧。六部作品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;十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;四部作品获文华大奖;五部作品获文华剧目奖;四部作品获文华编剧奖;六部作品获曹禺剧本奖;全国及军队重大奖75个。主要作品有话剧《红白喜事》《来自滹沱河的报告》《老兵骆驼》《绿荫里的红塑料桶》《黄土谣》《钟声远去》《郝家村的故事》《热血甘泉》《生命高度》《生命档案》《枫树林》《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》《白鹿原》《谁主沉浮》 《这是最后的斗争》《寻找李大钊》《活在阳光下》《索菲亚教堂的钟声》《灯火阑珊》;歌剧《芦花白木棉红》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;音乐话剧《桃花谣》等。
导演 胡宗琪
国家一级导演,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。曾荣获中国话剧“导演金狮奖”并多次荣获全军、全国“优秀导演奖”“文华导演奖”;作品多次荣获“解放军文奖”“文华新剧目奖”“文华大奖”“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”。主要作品有话剧《黄土谣》《天下第一桥》《风刮卜奎》 《雾蒙山》《范长江》;音乐话剧《桃花谣》《太阳河》;京剧《沧海忠魂》;歌剧《我心飞翔》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等。
舞台设计 黄楷夫
现任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师,主要作品有话剧《古玩》《正红旗下》《黄土谣》《沦陷》《秀才与刽子手》《天朝上邦》《秦王政》《人面桃花》《生命如歌》《拓跋鲜卑》《推拿》《天下第一桥》《范长江》
希腊悲剧《巴凯》《阿伽门农》,历史剧《商鞅》;歌剧和音乐剧《图兰朵》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《我心飞翔》《西施》《刘海砍樵》;舞剧《风中少林》《乾隆与香妃》《陆游与唐婉》;昆曲《牡丹亭》《西厢记》《紫钗记》;京剧《骆驼祥子》《宰相刘罗锅》《曾侯乙》;越剧《藏书之家》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《春香传》;吕剧《泉城传说》。
舞台设计 宋润洁
参与设计制作剧目有话剧《陈嘉庚》《生命如歌》《雨花台》《活在阳
光下》《老汤》《推拿》;歌剧《貂蝉》;越剧《四川好人》等。
舞台设计/道具设计 陈龙飞
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舞美制景中心主任,国家四级舞台设计师曾获陕西省第七届艺术节舞美设计奖、陕西省“现代艺术展演月”优秀舞美设计奖。主要作品有话剧《白鹿原》《平凡的世界》《天心顺》《岁月有痕》;小剧场话剧《她(他)先惹我》《开放夫妻》《疯狂剧组》《爆玉米花》《来世许你个今生》《顶针儿》《长安好人》《红色恋人》《冯从吾》;儿童剧《奇幻森林》;大型杂技舞剧《文成公主》;大型原创民族歌剧《盐神》。
灯光设计 胡华庆
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,中国舞美协会会员,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。主要作品有话剧《秀才与刽子手》《雾蒙山》;歌剧《望天》《貂蝉》;音乐剧《蝶》;昆剧《西厢记》;京剧《驼歌与金兰》《飘逸的红纱巾》;越剧《藏书之家》《春香传》等。
灯光设计 马小荻
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舞美队队长,国家二级灯光设计师。曾荣获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舞美奖、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优秀灯光设计奖、陕西省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、第二届中央企业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、陕西省现代戏剧展演优秀灯光设计奖。主要作品有话剧《信天游》《穿越秦岭》《追梦》《乱套了》《画皮》《我爱桃花》《自选题》《天心顺》《风流参议员》;秦腔《九月枣儿红》《党员妈妈》等。
名人评论
“我把《白鹿原》和我的生命一起交给你们了,谢谢你们把《白鹿原》演活了。”
—— 陈忠实
“看陕人艺的《白鹿原》,你会更好认识陕西人,也会更好地认识中国人。”
—— 冯仑
“不朽的小说是把一个民族的悲喜剧在读者心里舞台化,不朽的剧目是把观众心里的舞台呈现到眼前,推荐陕人艺这一版,一晚看遍望不尽的白鹿原。”
—— 马东
“三个多小时的大戏波澜壮阔,数百位演员演绎的锥心刺骨,《白鹿原》才是真正的话剧巅峰之作!”
—— 徐峥
“陕西人艺来演这个戏,而且还是用方言,这事就全对了!”
—— 何冰
“从专业角度从美学角度来说,他们这个版本整个挺统一挺协调的,得承认人家这个东西挺精致,非常棒!我想,陈忠实老师会更喜欢他们这个版本。”
——著名演员 濮存昕北京人艺版《白鹿原》中白嘉轩扮演者
“学习了陕版‘白鹿原’剧,果然如传说中所说,胜京版一筹,虽没有知名大腕领銜,但仍有口皆碑,戏全方位好看,在人物的解释上也有新意,可以说大获成功!”
—— 郭达
“提前好几天自己买了陕西人艺版话剧《白鹿原》的票,竟只买到第一排。仰着脖子看了三个多小时,乡音句句入耳扎心,酣畅淋漓,相当过瘾。扎实的现实主义笔触,导演手法却不拘泥,处处见新意,而且,力道准。演员队伍庞大,整齐,能看出人人憋得那股狠劲儿。据说还有几场,非常值得推荐。”
—— 俞白眉
“完美的节奏把握,独具匠心的舞台调度,淡化了话剧的幕间特点而有了影视艺术的连续欣赏性,原汁原味的原上风情!强烈推荐!”
—— 周 涛
“其实在看话剧白鹿原之前,对于陈忠实先生的小说看了不止一遍,非常的喜欢,半个世纪的家国情仇,就像一部史诗般的作品。之前话剧看过不止一个版本,陕西人艺的这个版本看完以后非常的爽,虽然我是内蒙人,但是追溯起来也有陕西和山西人的血缘。这个剧最大的特点是做到了鱼和熊掌的兼得,既让大家能够看懂,又让大家原汁原味感受到了家乡土地上原始的生命力。孔子说‘三月不知肉味’,这部剧同样带给我这种震动,希望陕西人艺的艺术家们将这种原汁原味的艺术生命力保持下去。”
—— 鲁 健
“特别有滋味,我觉得看了以后特别过瘾,陕西人表现出来确实不一样,而且老腔的使用特别恰到好处,所以我觉得挺幸运能够看这么一场不一样的《白鹿原》,支持陕西人艺的这版,特别好看。”
—— 主持人小尼
“三个小时的话剧你没觉得累,因为你感受到了主创人员满满的对戏剧的虔诚!导演胡宗琪老爷子,要为您竖起大拇指!这就是功力!”
—— 任鲁豫
“2016最灿烂的戏应该是陕西人民艺术剧院的《白鹿原》”
——著名戏剧评论家关东散人
媒体评论
小说《白鹿原》已经是现代文学中首屈一指的经典之作,难能可贵的是话剧《白鹿原》给了文学更加活灵活现的生命。
——《北京晚报》
能把原作宏富的50余万字鬼斧神工的搬到舞台上,无异于创造了奇迹,这是对名著改编的完美呈现!
——《人民日报》
如果说小说《白鹿原》是一个民族的秘史,那么话剧《白鹿原》就是对民族秘史的一次极致的形象透视。
——《光明日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