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次"赋格"邀请到德国单簧管音乐家Jochen Settili,韩国钢琴家Narey Park,为大家带来一场主题名为"单簧管之舞"的单簧管+钢琴二重奏。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单簧管这一乐器。祝大家度过美好的一晚。单簧管,又称为黑管或克拉管,在中国台湾又称为竖笛(英语称Clarinet,意大利语为Clarinetto,西班牙语为Clarinete,法语为Clarinette,德语为Klarinette),有管弦乐队中的"演说家"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。高音区嘹亮明朗;中音区富于表情,音色纯净,清澈优美;低音区低沉,浑厚而丰满,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。
1812年,经著名的单簧管演奏家缪勒(Iwan Mueller 1786-1854)的潜心研究,成功的研制出能够演奏各种调式的十三键单簧管,这种新结构的单簧管使演奏者在技巧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,深受人们的赞誉。后来又经Oskar Oehler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使之更加精巧,并形成了欧勒体系(Oehler system)。当今,德国、奥地利单簧管演奏家大多采用欧勒体系的乐器。
1839年,著名的单簧管演奏家、巴黎音乐学院教授、法国乐派重要人物克洛泽(Hyacinthe Eléonore Klosé 1808-1880)和法国著名的乐器制造商路易·奥古斯特·布费(Louis-August Buffet 1816-1884)两人一起做了大量改进十三键单簧管的工作。他们在引进勃姆(Theobald Boehm 1794-1881)为长笛创造发明的活动圆键体系之后,使单簧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,并与1843年在历史上第一次推出了勃姆式单簧管,后来又结合安迪尔(Andir 1840-1876)精湛的制作理念与工艺,最终形成勃姆体系(Boehm system)尤其单簧管的基本构造很大程度上源于Andir单簧管。当今世界绝大多数演奏家使用的单簧管都为勃姆体系。虽然这一乐器在近代还有新的改进,但从1843年至今历经一个半多世纪,克洛泽发明的这种勃姆体系单簧管的基本构造一直保持到现在。
乐手介绍
单簧管 - Jochen Settili
Jochen Settili 从师于Georg Zeretzke, Sabine Meyer, Giora Feidman,在德国柏林艺术学院获得了单簧管硕士学位。他有丰富的管弦乐团演奏经历,并参加了包括《悲惨世界》 《吸之舞》和遍布德国的其他乐团演出。在环游欧洲的众多演奏会中,他几乎演奏了单簧管曲目中的所有篇章。赛第利的音乐职业生涯广阔,他不懈地投到表演、指挥、博论写作和教学中,前在北京的德国使馆教授音乐和哲学。他还精通笛、双簧管和萨克斯,这让他在古典乐和爵乐演奏方面都游刃有余。他曾多年担任柏林Neuköllner歌剧院董事,并在德国的年艺术家乐赛以及最近的中国少年乐赛担任评委
Narey Park - 钢琴
Narey Park 1982年出生于韩国,在首尔梨花女子大学学习钢琴。2005年至2008年,她在德国卡尔斯鲁危的国家音乐学院师从Saule教授学习钢琴和室内音乐。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艺术教育学的硕士学位。2008至2012年,她在Staatlichen Hochschule für Musik Trossingen und Schloss师从Wolfgang Wagenhäuser教授学习钢琴和室内乐。2006年她获得Pietro Argento国际室内乐比赛的第一名,2007年获得Gaetano ZineE国际室内乐比赛的荣誉奖。2008年,获得斯克里亚宾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。她还因钢琴演奏与双簧管、巴松的出色配合,获得过许多最佳演绎奖。
她在管弦乐团中担纲钢琴独奏,作为演唱会和室内音乐的演奏家演出不断,足迹遍布德国、瑞士、澳大利亚、法国、意大利、波兰、罗马尼亚、俄罗斯、瑞典、日本、韩国和中国。近几年她在韩国和中国举办了许多音乐会。
赋格 · 燃
朝阳门兆泰国际(东南角)底商C座1-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