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启动了"亲鸟之年"计划,用镜头、文字和虚拟设备捕捉鸟类的身影。鸟类于地球而言扮演着怎样的角色?于人类而言,人与鸟又存在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?华丽羽毛与优美声线下鸟类的动人故事如何书写?
这个夏天,美国《国家地理》简体中文版本《华夏地理》杂志暨国家地理中文网,秉承国家地理130周年探索世界、发现未知、拓展边界、关爱地球的理念,开启华夏地理《鸟类密码》特展,讲述鸟类忙碌的一生,传播鸟类科普和保护。吸引大众关注鸟类生存与繁殖状况,让鸟类走进大众视野。
展览包含鸟类科普,鸟的历史背景、身体构造、生活习性以及迁徙轨迹。通过图文资料的展示,让观看者了解鸟类相关知识。同时通过聆听鸟声观看鸟类视频使我们走进鸟的世界。
设置Ar/Vr互动体验。结合成像技术、动画技术、传感技术与拍照技术等高新技术,根据体验者的不同屏幕会展现出不同种类的鸟 ,并将鸟的身体与参与者的身体四肢关联,当你胳膊达到一定煽动频率时,你会发现你像鸟一样在天空翱翔。达到"生而为鸟"的真实感。
集教育、益智、娱乐为一体,展览专门为小朋友设立了亲自游艺区,父母在陪伴孩子游玩的同时也能够正确教育引导孩子关注自然。涂鸦创作环节,人手一张涂鸦纸,孩子可以天马行空画出喜爱的鸟。
国家地理一直倡导人们传播前沿创新新知、探索未知、持续关注人类自身发展和周遭环境问题。我们希望可以通过《鸟类密码》特展,让人们对鸟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,开始关注我们头顶这片天空,爱护保护鸟类。